将模具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,使金属元素扩散并渗入模具钢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金属,渗入的金属元素与工件表层中的碳结合形成金属碳化物的化合层,如(Cr,Fe)7C3、VC、NbC、TaC等,此层为过渡层。表面为所渗金属层。渗金属工艺适用于高碳钢,渗入元素大多数为Cr、V、W、Mo、Ta等碳化物形成元素。为了获得碳化物层,基体材料碳的质量分数必须超过0.45%。
⒈渗铬:
目的→提高工件的耐磨性、耐蚀性和抗氧化性。例如,9CrWMn钢制铁索拉伸模(板料为08F),未渗铬时只能拉几百次或1000次就会产生拉毛磨损现象,经渗铬处理后,使用寿命延长到10万次。与电镀铬相比,渗铬层更致密、均匀,并且与基体的结合比较牢固,同时渗铬层的耐蚀性、抗氧化性也比镀铬层好。
粉末渗铬法:把工件埋放在装有渗铬剂的铁箱中,经严格密封后,加热到渗铬温度保温,使活性铬原于渗入工件表面。铬粉或铬铁粉→产生活性铬原子渗铬剂 氧化铝→稀释、填充并减少渗铬剂粘结 氯化铵→催渗剂,在升温时又起排气作用Cr扩散速度比C要慢得多,故需高温和长时。固体渗铬工艺为1050—1100 ℃×6—12h。低碳钢可获得0.05一0.15mm的渗铬层,高碳钢可获得0.02-0.04mm的渗铬层。
真空渗铬法:将渗铬的零件放进装有渗铬剂(渗铬剂与粉末渗铬法相同)的炉罐中,把炉罐放入真空炉内加热保温。
真空渗铬主要为防止铬粉在加热时氧化。真空渗铬的渗层质量高.时间短,渗铬剂消耗少,因而获得广泛应用。
渗铬后处理:
渗铬后的问题:
⑴、在渗铬过程中,因高温下长时间加热,晶粒剧烈长大,使基体的力学性能降低。
⑵、对高碳钢,其渗铬层很薄,因基体软化易导致渗铬层脆性剥落。渗铬后热处理:→细化晶粒、改善组织、提高基体力学性能。
其热处理工艺仍按照基体材料的钢号及要求进行,因为渗铬层的组织、硬度和耐磨性基本上不受热处理的影响。
⒉渗钒:
目的→↑耐磨性、耐蚀性和抗粘着性→热模常用;原理→将工件置于能产生活性V的介质中,在一定温度下保温,使V渗入工件表面,并与碳形成碳化物;
固体粉末渗钒:硼砂盐浴渗钒→目前应用较多;性能→渗钒在各种渗层中硬度最高,耐磨性优异;
应用→ Cr12钢螺母冷墩模渗钒后寿命提高6倍GCr15钢冷挤轴承环凹模,渗钒后寿命提高8倍。
⒊TD法渗钒、渗铌和渗铬:
TD法是用熔盐浸镀法、电解法及粉末法进行扩散型表面硬化处理技术的综合。生产中应用最广的是用熔盐浸镀法在模具表面获得VC、NbC、Cr7C3等碳化物型渗层。
主要工艺过程:
熔盐配方→将脱水硼砂Na2B4O7(占熔盐总量的70%-90%wt)在坩锅中熔融,加入含有欲渗金属的铁合金或其氧化物。
处理工艺→800-1200℃×1-10h (t),T↑,t↓;厚度↑,t ↑ 。碳的来源→形成碳化物所需要的碳由被渗基体提供,碳不断向外扩散,使碳化物层不断加厚。渗层厚度→一般在5一15微米范围内,厚度过大将导致表面碳含量不足,形成低碳化合物。
TD法渗层的特性:高硬度→VC约3000Hv,NbC约2500Hv,800 ℃仍在800Hv以上。高耐磨→硬度高、摩擦系数小,耐磨性明显高于渗氮、渗硼、镀铬及电火花硬化等其他表面处理。热稳定性高→所以抗热粘结和抗咬合性能优良。良好的耐蚀性→能抵抗Al、Zn合金液的侵蚀,铬的碳化物还有优越的抗氧化性。熔盐浸镀法不降低材料的韧性,且抗剥落性良好。
TD法渗金属的优点:
⑴、设备简单、操作方便、生产能力高、成本低。
⑵、不论模具形状如何复杂,都能形成均匀的碳化物涂层。
⑶、处理后的表面粗糙度与处理前大致相同。
⑷、熔盐的使用寿命长。
⑸、碳化物层磨损后可重新处理,不需要清除残留的碳化物,不影响与基体的结合力。
⑹、母材钢种较广,且可通过淬火使基体强化。
TD法渗金属的局限性:
⑴、温度高,渗层会引起尺寸胀大,对高精度模具应采取措施,预防变形。
⑵、若载荷过大,模具塑性变形时,会引起碳化物层产生裂纹。
⑶、薄刃模具在薄刃处供碳不足,www.hongchao-dg.cn难以形成厚的碳化物层。
⑷、对基体材料的含碳量应合理选择,在不影响 钢的韧性或其他性能的条件下应保证能提供足够的碳,以形成碳化物。
⑸、在500 ℃以上氧化性气氛中长期使用,会使VC、NbC等碳化物层氧化,影响其性能。
TD法渗金属的应用:
TD法处理工艺可用于要求高耐磨的各种冷作模具和热作模具。某凸凹模冲裁加工轴用挡圈,被加工材料为65Mn钢板,厚1.5mm。原用Cr12钢制造的模具易于断裂失效,平均寿命为1000件,后改用强韧性高的65Nb钢制造,为提高其耐磨性采用了熔盐渗钒,结果消除了断裂失效现象,模具工作寿命达8000件。